散文│子午岭的秋色
2023-09-25 14:33:08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樊芳 | 作者:         

谭文革

中国秦代为防御北方匈奴的侵扰,在秦始皇主导下建有一条战略交通直道,后人称之为“秦直道”,亦叫“皇上路”、“圣人条”、“云中之道”,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非常有名。“秦直道”由秦代首都咸阳直通北境阴山间的九原即今天的包头附近,途经陕西、甘肃和内蒙古三省区,全长700余公里,其中就有400余公里路段在子午岭,因而子午岭也闻名天下。

9月11日,我和爱人及涟源三位队员乘高铁去甘肃宁县参加“宁县苹果杯”全国业余围棋赛,车上大家商量赛后去哪些地方看看,但没人提到“秦直道”和子午岭,可见我们此前并不知道这两个著名景点就经过或就在宁县。

直至宁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李建琪先生和宁县正洋苹果公司行政部主任、业余作家王宁伟先生去赛场休息室看我,大家一起深入交流时,我才知道子午岭有很大一部分在宁县域内,而“秦直道”的宁县段就有50多公里。建琪副主任建议我先去那里采风,他愿意当向导。

其后我把“秦直道”和子午岭的情况一说,三位队员很兴奋并异口同声地说:赛后第一站就上子午岭,观茫茫林海,走走“秦直道”。而这正合我和爱人之意。

9月14日即赛后第一天的早上八点半,建琪副主任如约而至,他带来了两台小车,一同来酒店接我们的还有宁县的几位部门领导,他们是宁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局长朱世辉先生、宁县文联主席李鹏涛先生、宁县作协副主席朱晓卉女士。朱局长因有重要会议不能陪同,其他领导、作家都要陪我们上子午岭,我对他们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小车很快驶出县城,进入乡野。我欣赏着窗外的自然美景,满眼皆是绿色,而有些绿色中又点缀着诱人的苹果红,我心头突来奇问:“这哪是茫茫的黄土高原呢?像极了我家乡山清水秀的江南。实话实说,初秋时节的宁县,绿色与江南几乎无异,稍有不同的是宁县的河流、水塘和水库相对要少些。

宁县满是绿色,说明这里虽处黄土高原,但地理位置极好,雨水较多;同时也说明宁县人民爱护林木,环保意识强,当然更离不开宁县历届县委、政府对护林、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说到这里,我要对宁县及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由衷点赞。

我们乘坐的小车向前飞驰。我不由想起初三时读过的一篇课文——茅盾的《白杨礼赞》:“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初秋的宁县比大散文家茅盾笔下的高原某处更美、自然环境更好,因为宁县的绿色是满眼的、一望无际的,裸露的黄土很少,即使有一些“未开垦的荒地”,上面也长满了各类的天然植物。你若想在宁县看到太多的黄色,那真的走错了地方。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 ‘麦浪’。”茅盾在黄土高原看到的这种景色,我在宁县也看到了,只是我看到的“绿波”更宽阔更迷人,那里不仅有“麦浪”,还有“玉浪”,因为宁县不仅盛产小麦,而且盛产玉米。

汽车在高原上行驶了四十多分钟,确切地说是在塬上,因为宁县除子午岭外的其它地方相对较为平坦,尤其是天下第一塬——董志塬的一部分就在宁县。所谓“塬”,我的理解就是高原上的“平地”或山上的“平原”,广阔而平坦,只是海拔较高而已。之后我们就开始上山了。

在山道上只爬行了几百米,建琪副主任即要司机暂停,大家纷纷下车领略山下平塬的美景。眼前远处的景色,完全颠覆了我脑海中原先的高原模样,我印象中的高原茫茫黄土,而宁县的高原却绿色满塬。

我的三位队员忙着拍照、录视频,似乎有点流连,同行的鹏涛主席调侃道:“无限风光在险峰,更美景色在山顶”。于是大家纷纷上车,车队继续往山上慢行。

山路不算太陡,比我家乡的龙山平缓多了,这让我的观景视野更为宽阔,赏景时间亦很宽裕。眼前的子午岭越来越绿,植被越来越茂密,树木越来越挺拔,我被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不禁惊叹于黄土高原上这片茫茫的养眼的醉人的绿——子午岭。

小车在山路上又爬行了二十多分钟后,我们到达了此行的第一站——桂花塬林场。林场党委书记毛宏斌先生与场长赵刚及王小鸿、刘宝义、折生宏等三位副场长已在大门口迎接我们,我们赶忙下车,建琪副主任把大家互做了介绍,毛书记等非常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了机关的大客厅。

大客厅的桌上摆放了红红的宁县苹果、甜甜的宁县蜜桃、爽口的西瓜,热热的绿茶,这让我和爱人及三位队员从心里感受到了桂花塬林场领导的热情。

因此行是宁县宣传部门组织的一次采风活动,而我是以《人民日报》人民号特约作家和全国多家媒体、网站签约作家的身份参加,毛书记等人认真地向我们介绍起桂花塬林场的情况来。

桂花塬林场始建于1964年,现属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宁县分局直管,为正科级单位,同时挂甘肃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桂花塬管理站的牌子。该林场位于甘肃省子午岭林区中南段西侧、宁县九岘乡境内,东与陕西省大岔林场接壤,南与甘肃正宁县秦家梁林场毗邻,北靠宁县梁掌林场,西接宁县九岘林场。

桂花塬林场辖区总面积达9330公顷,其中核心区5000余公顷,一般控制区近430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1.13%,活立木蓄积达45万多立方米。林场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04人,另有退休人员155人。林场下辖4个林业站,设有2个森林防火检查站和2座瞭望塔。林场党委下辖5个党支部,全场现有党员48名。

林场大客厅的一面墙上挂的一幅字特别地吸引我,最上的10个大字非常醒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约聊了10分钟光景,毛书记及一班人当起了向导,引我们先去了机关马路对面的大坪走走。伫立于大坪前沿远眺,巍巍群山尽收眼底,苍山如海,绿色满塬,一阵阵微风轻轻拂来,让人非常舒爽、无比惬意,我不由泛起了诗意,来了创作灵感。

毛书记特意引导我们去了大坪的左边,指着对面不远处的陡峭山坡,要我们观看那一排老窑洞。他说,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桂花塬林场干部职工曾住过的窑洞;八十年代后林场条件有所改善,大家住进了普通平房;这几年来条件进一步改善,林场新建了机关办公综合楼和职工宿舍楼,每间职工宿舍都带了卫生间,此外还有室外篮球场、室内乒乓球室和阅览室等,职工文体生活较为丰富。

我不由感慨,要保护“绿水青山”,就必须有一支稳定的护林队伍;要让护林队伍稳定,就必须有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尤其长年工作生活在子午岭上,既辛苦又不便,因此适当改善办公生活条件是十分必要的。我由衷为桂花塬林场党委行政点赞。

毛书记告诉我,桂花塬林场有不少的“三代”护林人,即爷爷、父亲、本代都在桂花塬林场长期护过林或正在护林中,工作诚诚恳恳,尽职尽责,吃苦耐劳。这让人肃然起敬,“绿水青山”需要这些林场人的护卫和坚守。而对某些高工资高福利央企对所谓“三代人”的宣传,人们是嗤之以鼻的。

在广场停留了10多分钟,毛书记引我们去距“秦直道”不远的一座瞭望塔看看,行前毛书记来了个“温馨提示”:打火机在办公、生活区可用,其它地方不许带,要我们把打火机置于机关门口的存放处,对此大家自觉照办。我心头感慨,毛书记等一班人是真正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忠于职守的护林人啊。守护森林不外乎防火防虫、防滥采伐以及育苗植树等,而防火绝对是第一要务、第一重点。

驱车10多分钟,我们到达了第一座瞭望塔。该塔建在一个山顶上,大家很兴奋,纷纷登上塔三楼的瞭望室,这里有长筒望远镜,有床铺被子,房间配有空调。毛书记告诉我们,每年的重点防火期,桂花塬林场的两个瞭望塔每天24小时有专人值守、观察。正是因为把森林防火视为天职,故桂花塬林场四十年多来未发生过任何火灾。

立瞭望塔上,“一览众山小”。远望云海茫茫,林海苍苍;近看树林茂密,小鸟低飞。我突然有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那种“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之感;若能“把酒临风”,则“其喜洋洋者矣”。巧合的是当年范仲淹受岳州知府滕子京之托写《岳阳楼记》时就在宁州任知府,宁州府就在今天的宁县,而岳阳楼则在我的家乡湖南。

之后又驱车10余分钟,我们到达了“秦直道”宁县段的最南端。从此处一路向北,“秦直道”穿过子午岭的宁县区域,全长达50余公里。此段的“秦直道”是甘肃和陕西两省的分界线,西边属甘肃,东边为陕西。因“秦直道”几乎沿子午岭山脊走,故又是甘肃泾河、陕西洛河的分水岭;因子午岭、“秦直道”是南北走向,故“秦直道”西面的雨水往西流,东边的雨水往东走。

在毛书记、赵场长等人陪同下,大家踏上了“秦直道”,向北缓缓而行。我们脚下宽阔而平整的“秦直道”,就是2200年前由秦始皇下令、由仁爱公子扶苏、守边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只花了两年多时间修筑的千古工程;也是秦代英勇的守边将士爱国舍家、防御匈奴、保护北疆、急速而行的方向。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若大秦帝国不发生“沙丘之变”,若赵高、李斯不胆大妄为合谋篡改秦始皇的传位诏书,不杀害本该即位的仁爱公子扶苏和守边大将蒙恬,则中国历史肯定改写,秦朝也不会三代而亡,而“秦直道”也许有更多更精彩的故事发生。

漫步于“秦直道”,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步伐,很快走到了人群的最前头。走着、走着,我突然有了某种幻觉,仿佛自己已穿越历史时空,回到了2200多年前的秦代,而我就是急行军大队伍中的一员,正飞奔去祖国的北疆守边,去奋勇抗击扰边扰民的匈奴。

我一路向北,快速而行,脚下生风,好似“梦游”,晓卉副主席等人在身后叫我慢一点,我虽听到了她的声音,但过了一两分钟才回过神来。我笑自己怎么突然“聊发少年狂”?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梦想回到十八九岁,“左牵黄,右擎苍”,当一名勇敢的秦军战士,一往无前,奋勇杀敌。

中午在桂花塬林场机关食堂就餐。林场严格遵守制度,没上酒,只有茶,饭菜虽未超标,却颇为丰盛,毛书记告诉我,桌上的蔬菜都是林场自己种的,是纯绿色食品。我们以茶当酒,开杯畅“饮”,大口吃菜吃面,氛围热闹欢愉。

因我和宁县的部门领导、作家们还要去下一站采风,饭后稍稍休息即告辞,毛书记及一班人坚持要送我们下山,大家辞让,毛书记解释说,他要陪我们去看看山下的五个座小水库,那里的景色特美,同时也是林场消防灭火的备用水源,另外还看看旁边的育苗基地。

真的很美啊,绿绿的山,清清的水,青青的苗圃,成群的水鸭,欢唱的小鸟,成片的庄稼,还有蓝蓝的天、洁白的云,这让我仿佛置身于江南胜境。

与毛书记、赵场长等五人握手告辞后,建琪副主任继续做向导,我们又到了罗山府林场。林场党委书记何其峰、场长邵作胜在机关门口热情的迎接我们。稍坐了几分钟,何书记和邵场长便带我们深入林场核心区,车停下,我眼前的景色太美了:很大的一个湖,湖面水鸭漫游,空中小鸟低飞,三面是青山,湖堤下的不远处有一片很大的苗圃,青青的,一条一条的,像极了绿色的大毡子,这里简直是人间仙境。

邵场长告诉我们,罗山府林场的海拔比桂花塬林场稍低些,面积则更大,有1549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3.54%。我不由感慨,这是祖国西北的又一片绿色宝库、天然氧吧啊,无比珍贵,蕴含着罗山府林场广大护林人的辛劳和汗水,他们辛苦了,向他们致敬。

子午岭是黄土高原上保护得最好的最大的一片森林,是黄土高原最重要的生态公益林,也是黄土高原中部地带的绿肺和天然氧吧。子午岭现生长着200多种用材和经济林木,栖息着金钱豹、狍鹿、黑鹳等野生动物150余种,既是森林的海洋,又是动物之天堂。

数千年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及其他四位人文始祖均在这里活动,带领华夏民族从这里兴起,中华文明很重要的一部分从这里孕育、发展和传承,生生不息。子午岭真神奇啊,难怪民国初年文人李继唐在游览了子午岭后感慨万千并吟出著名诗句:“遥望桥山映太虚,混古重染一带绿。秦皇驱车由斯过,帝子乘龙从此归。古今多少回首事,历史几遭留青册?尘寰瞬息沧桑变,唯君亦然正南北。”

今天的子午岭被人们誉为“绿色净土”、“北国碧玉”、“绿色天然屏障”和“陇东黄土高原的天然水库”等,我认为这些称誉都是恰如其分、名副其实的。我赞美子午岭,亦敬仰“秦直道”,忆往昔更看今朝,我更要赞美今天仍默默奉献、尽职尽责地坚守在子午岭上的广大护林人。   

责编:樊芳

一审:樊芳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